top of page

【💥當理性腦關機,感性腦接管:看見情緒失控的心理隱憂】

  • Writer: 心鄉 癒
    心鄉 癒
  • May 21
  • 2 min read

文/林謙 實習諮商心理師


前陣子,某科技董事長因公司內部糾紛,持刀刺殺技術長,引發社會譁然。


看似是突發的事件,實則反映出「人的行為,往往不是在衝突中才開始失控,而是在日常的情緒累積,卻無法覺察與處理時,悄然地偏離理性的軌道。」


🧠大腦的雙系統:理性腦 vs. 感性腦

人類大腦中負責冷靜判斷、推理分析的「理性腦」(前額葉皮質),在面對壓力時,協助我們抑制情緒衝動、評估後果,讓我們在危機中保持理智;掌管情緒與本能反應的「感性腦」(邊緣系統,特別是杏仁核),能幫助我們感知環境訊號、同理他人、建立連結,並在面對危險時迅速啟動防衛反應以保護自身。


然而,當壓力過大,情緒未被妥善處理或長期壓抑時,感性腦就可能「越權操作」,理性腦便會暫時「斷線」,我們便進入一種「先衝動、後懊悔」的模式。

 

🤢情緒無處安放,暴力便成出口

許多高壓環境中的專業人士,表面理性,內心卻可能處於慢性憤怒、焦慮或羞恥狀態。當這些情緒未被察覺與表達,就可能透過偏差行為爆發。


這不是單一企業文化的問題,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代困境──我們過度訓練自己要「效率、結果、控制」,卻欠缺面對與調節情緒的能力。

 

💡我們可以怎麼做?

1.「日常練習情緒覺察」:每天花幾分鐘問自己「我今天有什麼感受?」、「我壓抑了什麼?」

2.「學習在情緒升溫時按下暫停鍵」:這不只是EQ的表現,更是神經機制的重新訓練。

3.「建立表達情緒的語言與空間」:鼓勵在團隊、家庭中開展非指責式的溝通。

4.「正視心理壓力與創傷」:適時尋求心理專業協助,這是負責任的行為,不是脆弱的表現。

 

🧘‍♀️🧘‍♂️以這場暴力事件為鏡,我們可以省思自己是否忽略了理性腦早已求救的訊號?願此事件不只是社會新聞,而是能喚起我們對內在情緒的關注與反思。在理性崩潰之前,學會如何與情緒好好相處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【量力而為、讓善循環、付出關懷、公益諮商】

☕如果你願意支持癒心鄉的公益諮商持續發光,歡迎成為我們的療癒同行者——只需一杯咖啡的金額,也能點亮他人的心。

💖我想贊助癒心鄉:

加入癒心鄉官方Line: lin.ee/yPLgvXy

送出訊息「我要贊助癒心鄉」

癒心鄉的守護團隊將盡快與您聯繫,感謝您的支持與信任!
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ABOUT US

攜手、陪伴、釀造

健康「心」文化

活出有 「愛」的生命

​癒心鄉 陪伴您穿越生活考驗

INFORMATION

​行政辦公時間:週一至週五 10:00-21:00

連絡電話:02-2821-2559​

電子郵箱(一般民眾):hgccintaiwan@gmail.com

​電子信箱(合作夥伴):hgcc2009case@gmail.com

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號 

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學思樓5樓F514

癒心鄉_Logo_all.png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Line

© 2024 by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