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當AI世代來襲】
- 心鄉 癒
- Jul 11
- 2 min read

圖/文 李珮琪 實習諮商心理師
AI工具為我們帶來翻譯、書寫、資料分析與內容產出的快速與便捷,無疑大幅提升了資訊處理的效率。然而,當我們瀏覽網路社群時,目光所及幾乎皆是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圖像、文字與影音,彷彿一場場華麗卻同質的速食盛宴。當我們逐漸習慣這些由AI產出的內容,也似乎正使我們的感官、節奏與思考方式,逐漸被「餵養」至一種麻痺的狀態。
在這個快節奏、高資訊密度的社會裡,AI無所不在的身影宣示著當前的便利性。然而,在這份便利之中,我們是否也正在流失一些緩慢卻珍貴的體驗。親筆寫下的一封信、乘載無數日夜的撰文、緩緩刻劃出的成品、那些親自製作的畫面、影像、聲響、節奏,皆來自我們內在真實的觸動。
AI工具能理解與使用語言,卻無法產生語彙背後的心境與情感。而這些正是心理諮商中最被珍視的「人語」,那些欲言又止的沈默、泫然欲泣的顫抖、堅定不移的篤定、真誠情感的相映,這些與人真實接觸的語言,是彼此在當下的看見、是相遇、是富含溫情的關懷、是飽含暖意的言說與聆聽。
人工智慧能複製任何風格、色彩,語氣、思維但那更像是一種模仿,快速地製造出符合指令的樣貌,精巧如工藝卻不帶有真實的情感與經驗,但當我們習慣依賴這些模仿,有時會使我們失去對真實的覺察、對情感的連結、對關係的維繫、對眼界的拓展、對原創的重視、對細緻的追求、甚至是對於自我的深刻回望。
「人」的價值,在於生命裡樣貌中的掙扎與創造,我們作為活生生的個體,能傾聽、能感受、能抒發、能對話,而心理諮商中的每一次對談,皆是在創造與自己真誠接觸的空間,讓人能慢下來去找回與自己、與生命、與世界的連結。當今資訊的快速輸出,正反映了這樣深沈緩慢的連結是如何可貴,一次次的邀請與嘗試之中,重新找回被理解的可能、重新看見在洪流中飄搖的自己、重新看見自己的存在、自己如何存在、如何在存在中愛與堅持。
【量力而為、讓善循環、付出關懷、公益諮商】
☕ 如果你願意支持癒心鄉的公益諮商持續發光,歡迎成為我們的療癒同行者——只需一杯咖啡的金額,也能點亮他人的心。
💖 我想贊助癒心鄉:
加入癒心鄉官方Line: lin.ee/yPLgvXy
送出訊息「我要贊助癒心鄉」
癒心鄉的守護團隊將盡快與您聯繫,感謝您的支持與信任!
Comments